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壬寅虎年谈

作者简介:

邸永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清史专家。有关清史著述甚多,其代表作《清代翰林院制度》曾获第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绘画 徐进(配邸永君文章,此图换掉李燕图虎图).jpg

漫画/徐进

疫情胶着反复,新冠游离未远。辛丑憨牛谢幕,壬寅猛虎登场。寰宇寒风阵阵,神州白雪皑皑,虎影未见,而虎威先至也。

众所周知,虎又称老虎,另有山君、大虫、於菟等别号,乃百兽之王,山林霸主。以生物学分类,虎属哺乳纲、食肉目,与狮、豹、猞猁和猫等同属猫科,其块头最大、能力最强,曾有亚种九,今仅存其六。而世居我中华大地者有身躯硕大、雄健威猛之东北虎和体型较小、匀称灵巧之华南虎。尤其是后者,其活动范围分布于中原及其周边一带,我国文献中现身之虎,即为此类。殷商甲骨文中,已出现“虎”字,表明其进入先民生活已有三千余年之久。在漫长的争夺生存空间的博弈中,人畏虎之凛凛声威,虎惧人之高超智慧,与我先民可谓不离不弃、惺惺相惜,而又遥遥相望、敬而互远,久之便升华为一种文化学意义上的古老情结,内涵丰富,值得一表。

虎偕王者之气。其动作舒缓,身材匀称;毛色斑斓,气质高雅。爪锋齿利,尾刚肢强;反应敏捷,武功盖世。临山而陟,如履平地;遇水横渡,不逊游龙。静若处子,动如脱兔;信步旷野,不怒而威。长啸则百兽战栗,稳踞而鸦雀无声。威风八面,气势恢弘,颇似人间之王者,故而备受敬畏尊崇,甚至膜拜有加。传说汉字中的“王”字,便是依虎额头三横一竖的纹理而来,足以表明其在先民心目中之地位。

虎具英雄本色。猛虎齿锋爪利,力大无比,雄踞于食物链之巅,所向披靡,为先民所羡慕与敬佩。据《周礼•夏官》,早在夏朝,设官便有虎贲氏,乃王之侍从。“贲”与“奔”通,取义“其勇如虎之奔走逐兽”。夏王有虎贲八百人,平时守王官,王出行则拥之前后。至汉代,有虎贲中郎将、虎贲郎等官,历代沿用,直到唐朝才被废止。因虎具天生威力,历代武将多思冠其名而借其威,所以将军之营帐,因多用虎皮以饰,故称虎帐。西汉文帝时,大将军周亚夫驻军西陲,命植柳于营地四周。他练兵有方,军纪严明,为大汉定国安邦,立下汗马功劳。其后历代将军的宝帐中,常能看到对联一副,曰“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把将军气度、勇士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将中之杰,称虎将。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刘备麾下五员猛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被封为“五虎大将”,简称“五虎将”。虽于正史无征,但陈寿所著《三国志》将关、张、马、黄、赵五将军列为一传,推崇有加;其后的《三国志平话》中已有五虎将之提法,所以罗老前辈之演义,断非空穴来风。且因家喻户晓,成为美谈,史家则不必究其细节与出处而大煞风景也。

未命名-4.jpg

王桦书元代武将咏虎诗


虎享四神之位。我国本土宗教之道教,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天神护卫,其来源于源远流长的星神崇拜。古人将黄道(太阳和月亮经过的天区)中的恒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座,即所谓“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东方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后又将二十八宿与四象相结合,将东方七宿想象成龙的形象,因位在东方,按阴阳五行五方配五色之说:东方青色,故称“青龙”;西方白色,与虎对应,故称“白虎”;南方朱色,与雀对应,故称“朱雀”;北方黑即玄色,与龟蛇对应,故称“玄武”。合称“四神”,也称“四方之神”,常被运用于军容军列,成为行军打仗的保护神。《礼记•曲礼上》曰:“行,前朱鸟(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将四象分别画在旌旗上,以此来表明前后左右之军阵,鼓舞士气,达到战无不胜的目的。白虎七宿共有54个星座,700余颗星,共同组成白虎图案,在星空中十分醒目。尤其是昴宿星团,有星七,即七姊妹星团,给人带来很多美好的想象。

虎曾充当信物。我国古代对虎十分崇拜,将其形象雕刻或铸造成兵符,称为虎符。多用青铜或黄金为料,劈成两半,其中一半交予帅,另一半由朝廷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使用,才可调兵遣将。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背面刻有铭文,专符专用,一地一符,不可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地的军队,以示郑重。调兵遣将时需要将两半勘合验真,方能生效。在国家博物馆,藏有“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一枚,长7.9厘米,宽2.5厘米,虎作伏状,平头翘尾,左右颈肋间各镌篆书两行,文字相同,曰“与堂阳侯为虎符第一”,可为实证。时至唐代,高祖之祖父名李虎,为避其讳,改用鱼符、龟符,宋恢复之,足见虎生命力之强大。

虎性亲近豪杰。江南古城苏州西北,有小山名虎丘,相传乃春秋时吴王夫差安息之地。葬后三日,有白虎踞于其上,不忍离去,自此得名曰虎丘山,简称虎丘。此山高仅三十余米,但古树参天,气势森然,山小景多,使人流连忘返。更有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其遐迩闻名。宋代名士苏东坡曾云:“到苏州不游虎丘者,乃憾事也。”因虎伴豪杰而成名胜,乃成千古佳话。

虎知随遇而安。就地理分布而言,虎以西伯利亚为原始栖息地,御寒能力极强。而为生息繁衍,其足迹几乎遍布欧亚大陆,直至南亚次大陆南端,甚至跨过南海进入印尼群岛。只因大海阻止,未能现身于美洲大地;因高加索山脉和西亚大沙漠阻隔,未能进入非洲草原。白雪皑皑的极地荒野上,有他们艰难跋涉的足迹;气浪蒸腾的热带雨林中,有他们从容优雅的身影。从极寒到极热,虎均能从容应对,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强的适应力,是随遇而安、自强不息的典型。

虎有君子风度。狮和虎属于同宗,血缘很近,势均力敌,高下难分。但它们的习性不同,各有千秋,分庭抗礼,相安无事。虎习惯于占山为王,多徜徉于丘陵林海;狮漫步于一马平川,多称霸于旷野草原。若无人干预,野生狮虎不可能相遇相争,即“有狮之地必无虎,有虎之地必无狮”。自古以来好事者便常有“狮虎孰强”之问,考察历史,狮虎领地确曾有过重叠,但虎明显有扩张之势,咄咄逼狮,而狮节节败退,避锋远走。在亚洲,据有印度西北一隅而称亚洲狮;在非洲,据有北非草原而称非洲狮。两强遭遇,终有一伤。狮有群居习惯,且出招凶狠,必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虎独来独往,且无必战之由绝不应战,即使出战,亦以驱逐对方于领地之外为上选。虎颇有仁人君子攻心为上、网开一面之气度风采。狮虎孰强,岂不自明耶?

凡事皆有两面,优点突出明显者,缺点必如影随形。虎尽管有王者之尊、勇士之雄,然亦有明显缺点若干,现仅举数例,以为参证。

虎常骄傲自满。在我国,有一则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名《老虎学艺》。说的是老虎一身武艺,均是拜猫为师而学得。起初虎还能虚心学习,不耻下问,猫也循循善诱,诲虎不倦,很快就教会了它纵、跳、蹿、扑等诸多技艺。可老虎却自恃学成,日渐骄横,猫有所察觉,便暗暗留下一手。某日,虎在被猫师训斥之后恼羞成怒,张牙舞爪,意在欺师,而猫不慌不忙,纵身一跃爬上树梢。虎蹲在树下无计可施,便又央求猫把上树之法传授给它。猫不再上当,将其逐出师门,虎因此未能学会上树本领。此故事经常被用作“满招损、谦受益”的活教材,生动有趣,流传甚广。其实,虎也能上树,只因体型硕大,动作笨拙,仅能攀上数米,且回身困难,小树也难以承受。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此技轻易不用。

虎欠协作精神。虎个体强大,技能全面,傲视群雄,几无敌手,久之便养成了独往独来、不屑合作的习惯。成年之虎,不分雌雄,皆占山为王,划定领地,踽踽而行,唯我独尊。即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带有明显的“个虎”英雄主义倾向。然特殊时期另当别论。尽管“一山不容二虎”,但恋爱期间,雄雌钟情中意者尚可暂时相互接纳,不然物种早就绝迹。但激情过后,则“翻脸不认虎”,仍各奔西东,分居别爨。以当今流行语形容,虎乃奉行独身主义且昼伏夜出之高士,诚为城市时髦白领之前辈先驱也。

虎易被人利用。虎自恃甚高,感觉良好,在中华古代寓言中,曾有虎被狐利用,招摇过市,为狐增威,成为笑柄之故事。据《战国策•楚策一》记载,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遂有“狐假虎威”之典。足以表明虎虽四肢发达,却难避头脑简单之嫌。

细究国人对虎之情感,堪以“爱惧交加”概括之,且惧大于爱。尽管于文化学领域,虎可避邪驱鬼、助威借力,而于生活层面,虎仍是危险符号、恐惧对象,若有可能,皆避之犹恐不及。但谈及凶恶程度,虎绝难与人类同日而语。据《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轼)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的确,苛政对民众的伤害远胜于虎患,这是不争的事实。

汉代是中华国威大张之黄金时期,活力四射,气势凌云。将军陈汤写下“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之豪言;班超发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之壮语。炎黄子孙志在四方,为建功立业不惜置身险境,不畏马革裹尸,表现出大汉男儿的凛凛雄风,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投笔从戎,为国捐躯,赴汤蹈火,以护国魂。每每吟诵,皆令人热血沸腾,壮怀激烈。


东汉时壁画中的虎,安徽萧县出土。刻画精细,线条流畅,双目炯炯有神,身姿矫健,回首张望(选自《石上风华》).jpg

东汉石刻壁画中的虎,安徽萧县出土。其刻画精细,线条流畅,双目炯炯有神,身姿矫健。(选自《纸上风华》)      供图/肖   平


人乃万物灵长,虎为百兽之王,两雄相遇,必有一争。赤手空拳,以一对一,虎强于人,而博弈智慧,以多制少,虎则无奈。古往今来,虎食人之事件不胜枚举,且越往远古追溯事例就越多。而单人徒手胜虎之事,仅于文学作品中出现数例,最为著名者莫过于《水浒传》之武松打虎。仔细推敲,或许有之。因武松有勇力,且武艺高强,又借助酒力,故做殊死搏斗,而此“大虫”乃华南虎一族,本就体型弱小,或许正值年少,乳臭未干,抑或是身体不适,尚未进餐,且明显轻敌,疏忽麻痹,被武松偶然得手,亦不无可能。用当今语言诠释,突发事件,特例孤证,是人类难以再现的辉煌。一旦传入虎耳,必千个不服,万个不忿。若提出“哪位不服,可单独摆擂”,我辈必应者寥寥,豪气顿消;而或群殴、或设局,虽能制之,然胜而不武也。

又逢虎年,使我们更加关注有关虎的话题。由于虎进入先民视野颇早,其形象已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体系之内,汉语词汇中,有虎虎生威、生龙活虎、英雄虎胆、九牛二虎、如虎添翼、虎啸龙吟、龙骧虎步、虎视眈眈、狼吞虎咽、虎尾春冰、龙盘虎踞、卧虎藏龙、为虎作伥、虎头蛇尾等多个成语,另有“老虎屁股摸不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画虎不成反类犬”等多个习语,亦庄亦谐,闻之常令人忍俊不禁。

在汉文化体系中,虎既为官方所接纳,也受民间之宠爱。以服装为例,明清官服缀有补服,又称补子,以图案乃补缀于前胸后背而得名。文官绣禽,以示文明;武官绣兽,以示威猛。各分九等,禽兽夹心,而不惧“衣冠禽兽”之诮。其中一品武官补服为麒麟,四品为虎,六品为彪(小虎),居然占有二席之地;文学领域,以虎为题材的诗文俯拾即是,难以尽览;在艺术领域,画虎之作历代多有,琳琅满目;在民间层面,无论是借以安眠之虎头枕,还是儿童喜穿之虎头鞋,抑或以虎为题材的年画、民谣等,虎的文化符号随处可见,影响深远。在姓名领域,汉姓中有虎姓,出自上古舜臣“八元”之一的伯虎之后人,以虎为氏,为中华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以虎为名者历代多有,尤其是乳名,男孩之虎娃、虎仔,女孩之虎妞、虎妮,车载斗量,不胜枚举。

我国少数民族中,世居东北地区的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同胞也都有崇虎习俗,赫哲族的民间传说中,将族人定位为本族女子与老虎婚配所生,因而将虎奉若神明;哈尼、纳西、土家、景颇和彝族等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体系内至今仍保留着虎崇拜的印记,尤其是彝族,不但以虎自命,其十二兽历法也以虎为首,并视自己为虎族,体现出虎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深远影响。而将虎列入影响深远的十二生肖,更是虎作为文化符号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突出地位的具体体现。

我中华理念讲求大小相间、刚柔相济、强弱组合、阴阳互补,十二生肖排列之两两相对,六道轮回,便能生动体现这种期望和要求。第一组鼠和牛,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第二组虎和兔,虎代表勇猛,兔代表谨慎;第三组龙和蛇,龙代表威猛,蛇代表柔韧;第四组马和羊,马代表刚强,羊代表和顺;第五组猴和鸡,猴代表灵活,鸡代表恒定;最后一组狗和猪,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只有拥有以上全部美德,才可获得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宁静。而虎居前列,且代表勇武,足以说明虎在先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而《易经》乃中华群经之首,在其《乾卦•文言》中,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之句,在这里,虎与龙和圣人并驾齐驱,难分伯仲。考虑到圣人的万人膜拜的高大形象和作为人造动物之龙的无所不能的形象,不难体味出虎在中华文化体系中所拥有的显赫地位。

时过境迁,今非昔比。随着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人类依靠密切协作、无穷智慧与高精武器,早已将昔日靠个体蛮力而称雄的虎辈推下神坛,其高踞于地球食物链最顶端的地位已被人类无情取代。我辈当今的确是顾盼自雄,所向披靡,心想事成,不可一世。而野生虎已难觅踪迹,岌岌可危,凤毛麟角,朝不保夕,竟沦为被保护动物,成为只能靠人类恩赐才得以苟延残喘、不至灭绝的弱者。而被囚禁于苑囿铁笼中的虎辈后裔们,回首往昔辉煌,想想当今处境,迷离的目光中流露出无奈,慵懒的身躯折射着空虚,总给人以英雄末路、跌落平阳之慨叹。究其原因,是人类只顾自强不息、不解厚德载物之必然后果。长此以往,终将友朋尽失,难免形影相吊。届时,仅剩两足直立、无毛解语一族于地球孤独游荡,面面相觑,何其丧气扫兴,寡趣无聊也。望诸君慎思。

以生态学角度而论,野生虎种群数量可反映出生态系统是否平衡与健全,作为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其存在代表一个演化成熟的生态社会是否完整。这个生态社会是大自然历经千百万年才得以孕育而成的精心杰作,而一个完备的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倘若人口以近百年之趋势无限骤增,在未来的某年某日,生态系统终将彻底崩溃而无法修复。到那时再试图恢复原状,则为时已晚。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适可而止,网开一面,不仅是虎辈应懂得之宽仁,更是人类应遵循之达道。保护老虎,敬畏自然,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虎年说虎,更要爱虎护虎。学其长处,期盼借助虎威,战胜疫情;戒己过失,唯当兢兢业业,再立新功。多些龙腾虎跃、英雄虎胆、虎虎生威,少些虎头蛇尾、画虎类犬、为虎作伥,争取做到如虎添翼,虎啸龙吟,与时偕行,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