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道情

去汕头采风,途经南澳县、龙湖区、潮南区、濠江区、金平区,领略岭南侨乡风采,感知侨乡胜地文化,参观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汕头侨批文物馆、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历经岁月沧桑,诚为悠久文化遗产的珍贵记忆。
汕头还有红色血脉,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中央红色交通线(汕头站)旧址,苏区红场镇、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红场公园、彭杨军校、英雄洞,艰难历程,砥砺不磨,英烈业绩,令人景仰。
濠江区东陇社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印象深刻。绿荫碧波环绕的乡村不仅风景美丽,尤惊奇所有电线均埋入地下,令人赞叹。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濠江实验学校,极具科技现代化,是该地乡贤林先生斥资六亿七千万元建成,高尚胸襟,令人钦敬。参观粤东高级技师学院粤菜师傅(潮菜)工程实训基地及潮菜大师工作室,听闻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用工单位面试皆免,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大赞!
参观亚青会主场馆,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汕头的明天必将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路行程,目不暇接,引颈而望,获益良多。而行色匆匆,不能尽咏,犹存憾意。仅将汕头采风心感,缀为一辑,名曰:道情,乃记心绪之流泻也。
观汕头侨批文物馆
侨批令人记忆深刻,颇为震撼。汕头媒体采访我,让我谈谈感想,我撮其要云:仅存于世的16万件侨批,是珍贵的人类文明遗产,只有中国人才如此含辛茹苦,胼手胝足,埋头苦干,如此情挚、守信、执着,如此眷恋家山,聚力宗族,世所罕匹!观后余思未绝,于车途赋诗一首抒慨:“红头船上过番客,万纸侨批万重山。纵有汪洋隔故梓,目汁渖渖洇传笺。”
注:侨批上往往钤图章,其中一枚为“一封书寄万重山”,令人无限感慨!观侨批中有“目汁”一词,眼泪也!侨批,饱含辛酸史,不可忘怀。
郑成功招兵树
南澳镇总兵府,为戚继光、俞大猷所倡,设于万历三年(1575),至清代共历任176任(含副总兵)。其中有名将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刘永福(两任)。府内有郑成功招兵树,历四百年之古榕,盘根错节,宛如化石。传说郑成功于树下招兵抗清,故称“招兵树”:“苍虬盘节似如石,四百年来又吐枝。振臂焚衣招子弟,艟艨新换收台旗。”
注:郑成功闻父郑芝龙降清,愤绝父子之义,乃焚儒生服饰,矢志抗清收复台湾。
宋井
南澳岛有南宋历史遗存,除了太子楼,还有千年宋井。南宋大臣陆秀夫、张世杰护少帝赵昰、赵昺登岛,士兵掘井两口得淡水,距海仅十余米,至今水出不绝,涨潮时海水淹之,退潮后仍为淡水,是为奇迹。只可惜其中一口井今已无存。陆秀夫负少帝蹈海,南宋灭亡,故时民谚云:“南宋之后无中华。”行脚至此,有诗感慨之:“滩井千年在角涯,飞灰樯橹坼中华。可怜十万军声里,蹈海衣冠化与沙。”
南澳岛印象
南澳岛风光旖旎,胜迹入神。海天披襟,心旷襟怡,应约为《香港商报》南澳岛采风致辞:“入总兵府,树石仍在,数百年海疆镇守,可敬砥柱东南;漫步海滨,见云天一色,可畅胸襟,赞一声大好家山;观千年宋井,涛声依旧,沉吟史迹,海风云影拂来眼底;品汕地佳肴,大饱口福,齿有余香,望渔港夕照怡然忘归……”
汕头佛手
参观宋福手(广东)农业有限公司暨汕头万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观陈列佛手及衍生品,品佛手茶、酒,齿溢余香,大开眼界。汕头为全国佛手三大产地之一,唐人《本草拾遗》称“枸橼”,宋苏颂《本草图经》记“今闽广、江南皆有之。彼人呼为香橼子”,可见广东是主产地。李时珍《本草纲目》记:“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呼为佛手柑……生绿熟黄。”佛手学名香橼,俗称佛手柑、香黄,芸香科柑橘,属构橼变种;且不谈《本草纲目》中所述理气中和、化痰止咳等药用价值,佛手亦是古代清供之物,明清画家多绘之。清宫廷绘康熙坐像,文案侧即置一株佛手。佛手茶、酒,香气幽幽,地中种植佛手尚未结果,摘叶一片,嗅之有暗香,饶有雅意,即赋短句:“纤手出香气,清幽不可言。撷叶熏衣袖,何日供君前?”
咏汕头
汕头采风,感慨多多。文不尽意,只为道情:
初来未见凤凰花,①佛手传香沉叶斜。②
石树如磐镌砥柱,井栏漫海映云涯。③
南山洞里英雄气,④渔港舟前口腹奢。
醺半昨宵犹未尽,辞郎洲下忘归家?⑤
注:①凤凰木(金凤树),汕头市树,夏季始盛开。
②参观宋福手(广东)农业有限公司暨汕头万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展室和佛手种植园。
③南澳岛总兵府有郑成功招兵树、验兵台。海边有南宋古井。
④潮南区苏区红场镇有英雄洞。钻行洞中,印象甚深。彭湃、徐向前、郭沫若均曾为躲避敌人抓捕,在此养伤隐藏。
⑤潮戏剧名有《辞郎洲》。
汕头凤凰树
汕头市的市花为凤凰树,又名金凤花,夏季盛开,灿若红霞,惜采风至此未睹,是为一憾。故咏之:“树树葱茏不是花,夕阳万抹认成霞。涛声云影风吹散,只好来年看不赊。”
(压题摄影:汕头侨批文物馆内写批人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