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开元寺:宋元多元文化之见证

作者简介:黄明珍,泉州市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

开元寺位于泉州子城西门外,南临城内东西向主街道,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唐垂拱二年(686)创寺,经历代兴扩,10世纪时极盛,主体格局定性于13世纪。寺院坐北朝南,由中路主体建筑群、东西石塔及东西两路附属族群等组成。中路自南向北依次为紫云屏、天王殿(三门)与拜亭、拜庭及东西廊、大殿、甘露戒坛、藏经阁及其东侧的檀越祠。寺院东、西矗立着镇国塔、仁寿塔。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

紫云屏面对天王殿,明万历四年(1576)由郡丞丁一中建造,明天启四年(1624)由郡总宪陈亮采重建。基座系花岗岩条石砌筑,两侧用清水砖砌成角柱,墙顶为红色素瓦铺成的硬山式翘脊,以作雨披。照墙正中嵌有一方明代陈于王横写隶书“紫云屏”石刻。


图1-1 开元寺航拍图.jpg

开元寺航拍图


山门又称“天王殿”,始建于唐垂拱三年(687),1925年重修。建筑坐北朝南,为单檐硬山式顶,面阔五间25.94米,进深四间13.59米,面积达352.52平方米。上部构架均衡明洁,符合唐宋时期的通行法式,殿内石柱呈梭状,承袭唐代风格。入门正面悬挂“大开元万寿禅寺”巨匾。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为南宋理学家朱熹(1130-1200)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书。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

拜庭连接起天王殿和大雄宝殿,面积达2800多平方米,全部用加工平整的花岗岩条石铺就,两旁成行列置着16座唐、宋、元、明各个时期建造的经幢、宝箧印经塔、多宝塔、舍利塔、焚帛炉等。

经幢有3座,拜庭东北角东侧为建于唐大中八年(854)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通高1.8米,八角形,铭刻尊胜陀罗尼经,每面刻字7行,每行64字,末后题“大唐大中岁次甲戍五月八日建,乡贤进士欧阳偃、沙门文中及朝议大夫使特节泉州诸军事守泉州刺史上柱国薛凝□共书”。这是泉州现存年代最早的石经幢,1935年发现于泉州西门吊桥下,1953年移到开元寺保存。拜庭西北角立有大中祥符元年(1008)所建的水陆寺陀罗尼经幢,高1.42米,八角形,每面宽0.23米,刻4行,每行刻30字。

图2  宝箧印经塔.jpg

宝箧印经塔


宝箧印经塔有2座,分立于大雄宝殿两侧,高5.48米,由方形台基、须弥座、塔身、覆钵、蕉叶山花、相轮、宝珠等组成。东侧塔的塔身四面雕刻着印度风格的佛本生故事,塔端四角有32幅石刻,雕有少林武僧及民间习武图案,塔身铭刻“右南厢梁安家室柳三娘子捨钱造宝塔两座同祈平安,绍兴乙酉七月题,王思问捨钱三十贯乙酉重修”,明确了该塔建于宋绍兴十五年(1145)。1982年维修时,在塔内发现一件南唐保大四年(946)建造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幢身文字记载有当时管理海外贸易官员的职衔“军事左押衙充海路都指挥使”“专客务”,及当时泉州最早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榷利院,印证了五代时期官方对海外贸易的重视及当时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

窣堵波式塔共有9座,分立拜庭东西两侧,高3米左右,建于明代,据《泉州开元寺志》记载:“紫云大殿……永乐戊子(1408)僧至昌复葺廊庑,增廓露台,庭前左右各浚小池,仍造小浮屠数座翼之。”可知这些塔的建造年代。

大雄宝殿,是开元寺中轴线上的主佛殿,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明崇祯十年(1637)大参曾樱、总兵郑芝龙重修,并易殿柱以石,现存的构筑保持明代的风貌。面阔九间42.7米,进深九间32.5米,面积为1387.75平方米。抬梁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大殿号称“百柱殿”,但为了扩大祭拜空间以及安放巨大的佛像,采用减柱法,减去大殿中间两排14根柱子,所以殿内实有石柱86根。大殿内供奉着35尊佛、菩萨、罗汉神像的塑像,正位按照密宗的规仪,供奉着五方佛:中央为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东方为阿閦佛、南方为宝生佛、西方为阿弥陀佛、北方为成就佛,这些佛像各高6米。大殿内两排石柱和桁梁接合处的木雕斗栱,有24尊飞天乐伎,这些飞天手中或执管弦丝竹乐器,或捧文房四宝,融合了飞天和迦陵频伽的造型艺术,既起到力学支撑的作用,又美化了木构梁架,融宗教、建筑、艺术为一体,为中国木构建筑所罕见。


图3 大雄宝殿.jpg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最具特色的还有分布在须弥座、十六角形石柱的印度教石雕,这些构件均是明代修建大殿时从毁坏的元代印度教寺移来的。在大雄宝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部位嵌有73方古希腊式狮子与狮身人面的辉绿岩浮雕,狮身人面是印度教保护神毗湿奴的化身。殿后廊檐下有一对十六角形辉绿岩石柱,柱顶、柱中、柱下三部分皆刻为四方形,内刻圆盘浮雕有印度教古代神话故事这些故事的中心内容,都和公元前10世纪的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有关。石柱上分别雕刻有毗湿奴立像、象鳄争斗、毗湿奴骑金翅鸟、阎摩那河七女出浴、十臂人狮掰撕裂凶魔心脏、吹笛子的克里希那、克里希那与阿周那树,还有甘尼拉与克里希那角力、毗湿奴和配偶财富女神拉克希米、大地女神普黛维等。此外还有双狮戏球、凤朝牡丹、喜禄封侯等中国古代传统吉祥图案及花草图案,是中印文化艺术交流的代表性实例。

甘露戒坛是古代佛教四众弟子受戒场所,是全国佛教寺庙中仅存的3处古戒坛之一,因此处有甘露井而得名。戒坛始建于宋天禧三年(1019),宋建炎二年(1128),敦炤大师主持开元寺,认为坛制简陋,不符合古制,特地参考古图经重新修筑戒坛。清代重新修建,殿内保存有清康熙五年(1666)的重建纪事碑记。建筑面积为820.38平方米,作五重檐八角攒尖顶式,坛顶作藻井。柱头铺作及铺间也有24尊衣裳结飘带的飞天乐伎,手执泉州南音乐器,这在中国寺庙戒坛中独具特色。

藏经阁始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民国时期重建,2008年按照民国时重建的建筑样式、做法重修,内藏有宋、元、明版纸本经书、贝叶经、金刚经、血经等珍贵的佛家经典。

檀越祠是开元寺僧为纪念献地建寺的檀越主黄守恭而建,始建于唐代,原为伽蓝祠,明代改为檀越祠,清雍正七年(1729)重修。现存木构架为民国时期重建,2008年重修。祠共四进带东护厝,硬山顶,每进有天井石庭,地面逐进增高。东壁附墙立有明天启五年(1625)《泉州府开元寺檀樾祠祀田记》碑和清雍正七年(1729)所立《檀樾祠重修记》碑。


图6 十六角形辉绿岩石柱.jpg

十六角形辉绿岩石柱


东西塔对峙立于大殿前东西方,相距约200米,是开元寺内最重要的附属文物。东塔镇国塔建于南宋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通高48.27米,为五层八角可登临的外壁筒体内带塔心柱结构。塔平面由外向里分别为回廊、塔壁、塔室、塔心八角柱四部分,立面从下往上由须弥座、塔身、塔盖和塔刹组成。其石作梁柱、斗拱均严格按照宋代营造法式建造。每层有四门四龛,每层门龛位置逐层替换。外壁依照佛教五乘等级排列,自上而下分别浮雕16尊佛、菩萨、罗汉、高僧、诸天神将等佛教人物。整塔共80尊,代表佛教修行的5种境界以及他们在婆娑世界负有自身修行和普度众生的责任。塔基作须弥座,8个转角各雕一尊力士,束腰处有40幅石雕,内有37幅以释迦牟尼本生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佛传故事图。

西塔仁寿塔形制与东塔大致相似,建于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通高45.06米。其象征着西方极乐世界,每层交互雕刻着金刚力士、诸天神将、高僧、菩萨以及皈依佛教的帝王太子等人物,代表佛教所弘扬的众生佛性平等理念。须弥座束腰处雕刻了40幅花卉鸟兽图。西塔第四层雕刻有印度佛教男性观音菩萨、唐僧、猴行者雕像,是中国佛教寺庙与印度佛教寺庙建筑风格融合的重要物证之一。东西塔为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代表了13世纪中国石构建筑技艺的最高水平,结构非常合理,抗震性极强,堪称举世罕见的杰作。

开元寺规模雄伟、气势恢宏,其寺院经济及多元文化遗迹反映出唐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共存的特征,与寺院关联的割据政权统治者、宋历代官方、僧侣、世家大族等人群对社会经济和宗教文化有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