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一本杂志的大诚意

北京东城区北新桥三条甲一号。大学期间来《海内与海外》杂志社实习时,还是这个地址。转眼间,我已在一家报社当了责任编辑。13年间经历了各种成长与蜕变,但很多事的起点还是藏身胡同的这个小地方。朱老师说,今年杂志创刊30周年了。一句话又把我带回过去的时光。

首先进入脑海的,却是一件小事。不同的亲历者有不同的记忆。估计这件事,朱老师早已忘记,我却总是放不下。

那应该是我实习的第一天。我去卫生间回来,见到办公室柜子的衣架上挂了一条蓝色的毛巾。平时不习惯用纸巾擦手,我也没有问询,就拿起来用了。朱老师坐在最里面的位子上见了,便告诉我,以后这条毛巾归我用了。语气很和缓,没有责怪的意思。

后面的事我已经忘了,因为当时的尴尬,用现在的话说,“脚趾已经抠出了一个三居室”。

第一天实习,甚至是第一个小时的实习,就发生了这么尴尬的事。19岁的我一个上午都坐立不安:毛巾肯定是个人用品啊,有一次性的纸巾啊,还是刚从农村考上大学没什么经验,后面怎么和老师相处啊……

但午饭后,朱老师给我分配了录入、看稿、校对等任务。我心里的那些忐忑不安都消解在忙碌里。

关于毛巾的故事没有后续,或者说,所有的后续不过是我的臆想。取而代之的,却是三位老师的悉心教导。王学信老师博学,朱小平老师多才,靳扬老师谨慎。老师们给我用实践解释了很多大学课堂上的概念。修改稿件时斟酌语音,驾驭文章时融入思想,给作者寄送样刊时手写信封以示尊重和感谢……每一件小事都是一次观念的传承。同时,由于老师们性格坦荡,我也没有学到什么世俗气,不知该庆幸还是“遗憾”。后来到其他单位实习、入职,一路经过了几位实习老师。至今身上的书生气还很重,我反而不觉得需要有什么“提升”了。有时我在想,每一缕阳光都是给予,但能否感知、收获,就要看各自的本领了。

一个半月的实习很快结束。我和《海内与海外》的故事却未完待续。

这是本面向侨界的杂志,它不够厚,没有大牌的流量娱乐明星,没有花哨的装饰,没有庞大的发行量。

这是本大杂志,他有着一家杂志最重要的大家作者。随便翻翻杂志的作者,每个人都是各个领域的翘楚:杂文、史学、文学、哲学、绘画、书法……各位老师虚怀若谷,我也不敢有过多溢美之词,更不能点出名字。但说这本杂志是华山论剑,应该不为过。如今我偶尔也能在杂志上露个脸,发篇小稿子。和其他老师相较,少露怯就已经让我拼尽全力了。

在诸多专家学者的支持下,《海内与海外》的内容丰富,不仅仅局限于传递中国侨联的事务,更把目光投向了海内海外、古往今来的时空坐标上。在这里,可以看到深处海外的侨胞关心或投身祖国建设的事迹,也可以看到神州各地欣欣向荣的发展;全世界各处五彩斑斓的生活让人大开眼界,时光里妙趣横生的历史典故也让人拍案叫绝。诗歌与散文让读者逃离纷乱的现实生活,杂文与专稿也能启迪读者对眼下的生活进行反思。真心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感受到这本杂志的大诚意。

一本杂志发行三十年,高水平的编辑、令人敬仰的作者是支柱,牵挂祖国的读者也是支柱。无数华侨在异国他乡拼搏,一个强大的祖国是最坚实的依靠。他们时刻关心祖国建设与发展,对故乡的所有遭遇也都感同身受。这本面向海内外的杂志,就这样承载了他们朴素的感情。

几经周转,杂志社已经搬到了胡同的小院里。几棵大树承担了院里所有的风景。在喧闹的北京二环内,这么一个小院让人有种世外桃源的遐想。这里太适合款待路过的学者大家:当年夏天的树下,编辑老师从柜子里随便拿出来点花茶,几个椅子没有秩序地乱放着,几个老师拿着不同样式的扇子,有一搭无一搭地驱赶蚊子或者乘凉——除了思想,一切都不必太严肃。


(李祥,《北京日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