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一扇新窗

作者简介:王兰,《陕西日报》高级编辑。

欣闻《海内与海外》杂志喜迎30岁诞日,请允许我恭祝她生日快乐!

关于《海内与海外》的记忆很多,这是因为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我们一直相伴相随了10多年,让人感叹的人与事太多太多,尤其是,她为我打开了写作生涯中的一扇新窗!

思绪回到1998年。当时,我是人民网的特约评论员,也是人民网强国博客旅游频道链接的第一位作者,所以常常在人民网上徜徉。一天,在人民网强国博客中看到一首文化频道推荐的古体诗,感觉很惊艳,于是随着链接上到了作者的博客上。读过几篇作者的作品后得出判断:这是一位大师级水平的作者!从此,我经常在这位诗人的博客上欣赏古体诗词,诗人也会到我博客上给拙作以鼓励。

有一次,诗人在我博客上留言,说准备在杂志上刊登我的一篇韩国游记,让我给他留下通联,以便邮寄样刊及发放稿费。谨慎起见,留通联前,我在网上搜索了一番,原来,诗人是《海内与海外》编辑部负责人。

从此,我与《海内与海外》杂志的缘分就这样开启,也正式开始了我的随笔写作。后来每每想起《海内与海外》给予我这个随笔“门外汉”,以观景抒情、睹物所思、观点议论的宝贵机会,感激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海内与海外》杂志由中国侨联主管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性、涉外性、文化性综合月刊。粗略算了一下,这些年,我在这个杂志上刊载了47 篇稿件。在这些作品中,既有国外游记、国内游记,也有组图照片,还有文化随感随笔。我印象较深的文章,有介绍陕西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抱朴含真之“老腔”》、有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采写的《寻访马克思故里》、有文化游记《曲水流觞兰亭韵》等等。

本来,我是主打评论写作的,对于写散文随笔这类文章,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但是,在我的稿件被采用的过程中,我发现常常得到杂志社编辑的悉心指导。这种指导,或是呈现在文章立意上的高屋建瓴,或是表现在标题制作上的画龙点睛,或是体现在文章结构上的首尾呼应,或是展现在语言文字上的妙笔生花。然而这一切,又都是在不破坏原作风格基础上编辑的,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比如《韩国的时尚女性》,原标题是《韩国的时尚男女》,编辑删改了部分内容,改后主题更鲜明内容更集中了。《杨绛:香得愈浓烈》这篇文章标题,编辑删减了4个字,既符合8字以内好标题的要求,又浓缩了“香味”,比原标题《杨绛:如何做到香得愈浓烈》精彩……所以,启发我、指导我、帮助我的编辑,都是我的“一字之师”。这样的编辑文字使我受益匪浅,或者说受益终生。

我非常珍惜《海内与海外》所赐的机会,遇到约稿,我会克服困难积极完成。有一次在国外,正要从德国出行到意大利、法国,电脑也不好用,但我还是想方设法及时发出了稿件,虽然有些紧迫,我却很享受这样的付出,因为能成为《海内与海外》杂志的作者,是幸运而有益的学习机会,况且,作为《海内与海外》这个“麦田”守望者的一份子,我感觉拥有了“麦田”四季的“春天”!平时我也尽量认真写作,不论稿件刊载与否,我都不敢懈怠,尽量少出纰漏。不怕大家笑话,因为这家杂志里都是见过高人的眼高手也高的编辑,我是羞于他们向我的稿件翻白眼的。

我本来是作为作者介入《海内与海外》的,但其实我更是她的读者。在收到编辑部寄来的每一期杂志后,我都会首先做个读者,认真地品读每一篇文章,尤其喜欢“名家随笔”这个栏目。作者中,有蒋子龙、毕淑敏、汪国真、李国文、赵大年、梁衡等等。每次杂志一到手就找这个栏目,先睹为快。其它文章我也虚心拜读,特别是与我写的同类型的文章,细心学习他人随笔的写作技巧,找出自身的差距。《海内与海外》这些年来有几次改版,从封面到栏目设置,再到文章的重点会有变化。每次改版后我也都用心琢磨,力求理解新的编辑思想,在提高自己的水平的同时也要求自己的作品能跟上杂志的步伐。

某天,单位总编找我谈话,说要创刊本报《评论周刊》,让我负责。我除了参考《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的评论版外,《海内与海外》也是我的重要参考版本。从文章选择、版面编排、栏目设计都有借鉴。文章选择除了要有时政经济科教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外,文化要占一席之地;版面设计力求流畅大方还要有留白;在栏目设计方面,争取凝练而富于韵味。《评论周刊》一出版,社内反响就很好,获得了社评奖;运行一段时间后,社会反响也不错,我负责时,每一期人民网观点频道都有选稿转载。

因为我在西安,编辑部在北京,所以,我并没有到编辑部去过,只能与他们在电话上或微信上沟通。有一次我应邀在人民日报社参加人民网颁奖会,在匆忙的安排中有半天空余时间,想借机请编辑吃个便饭,顺便讨教点《海内与海外》杂志写作方面的具体要求。打电话给编辑,他停顿了一下,然后说这个时间段他已约好与出版社的编辑朋友谈稿件,让我一块过去。去后在聊天中,才知道编辑还是一位著作颇丰的作家。席间我找机会想付餐费,却被编辑坚决制止了。拜访编辑的结果,是我白蹭了一顿饭!然而以后并未因此在登载稿件方面为难过我,这也使我体会到了《海内与海外》杂志编辑的风范。

这些年,《海内与海外》始终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学习借鉴“他山之石”的重要途径,也是我闲暇时的“午茶小点”。其中既有精神的馈赠、无形的鞭策,也有怡情悦性的享受。欣慰的是,直到今天我依然是 《海内与海外》的读者与作者,我们十多年的相伴历久弥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30岁被称为而立之年,意味着一个人风华正茂的最好时刻。时值《海内与海外》创刊30周年,我真诚地感激、感恩、感谢编辑部所有老师,祝福《海内与海外》杂志越办越好,永葆锦瑟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