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大浪淘沙见初心

作者简介:丁晓平,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青年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获得者、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小小红船,诞生了世界最大的政党。

南湖不大,孕育了伟大的红船精神。 

自1959年建馆以来,60多年来,南湖革命纪念馆迎来了亿万参观者。为了瞻仰红船,他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不远万里,跨越千山万水。他们当中也包括成百上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政要和友人。尤其是那些经历过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老革命、老首长、老党员,耄耋之年的他们如愿而来,南湖是他们心中的“圣地”。

不忘老祖宗,牢记党娘亲。瞻仰红船成为共产党人心中特别神圣而敬畏的生命之旅,是“寻根”,也是“朝圣”。在南湖畔,在红船旁,许多老革命、老党员或老泪纵横,或喜极而泣,或驻足而歌,或拄拐而吟。 

——黄火青说:“特地来看看我们的老祖宗啊!” 

——谷牧说:“来了南湖,了却了一桩心愿。”

——李一氓说:“我是1925年入党的老党员了,一直没有来南湖,很惭愧。” 

——张爱萍即兴作诗:“纵情远眺南湖水,画舫荡胸壮心头。”

他们,没有忘记初心。

他们,依然牢记使命。

人们不会忘记,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中共上海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的时候,再次指出:“事业的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他还强调:“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革命犹如大浪淘沙,一浪接一浪的滚滚洪流,既能砥砺、磨炼和汇聚砥柱中流的“金子”,也能检验、分离和淘汰那些随波逐流的“沙子”。出席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也不例外。他们虽然从同一个起跑线上出发,但在漫漫革命征途中经历了风风雨雨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的考验,在行进中有的坚定方向始终如一,有的偏离方向迷途知返,有的背离方向身败名裂。道路不同,历经曲折,各有所终。他们的名字,有的成为开国元勋而家喻户晓被人民爱戴,有的成为烈士被历史和人民铭记,有的成为叛徒汉奸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作为后来人,现在,我们不妨简要地从一大代表的生命历程中,从他们的生活境遇中,从他们的人生答卷中,来追寻初心。



毛泽东和董必武

——忠诚信仰、奋斗终生,义无反顾、革命功成


先来看看忠诚信仰、奋斗终生的毛泽东、董必武两位一大代表。

4.jpg

毛泽东

3.jpg

董必武

在中共一大会议上,时年28岁的毛泽东,是属于少言寡语的一个。1979年3月,刘仁静在答复中共党史研究者关于“毛主席在一大会议上发言的内容是什么”时说:“在一大会议上,毛主席很少发言,但他十分注意听取别人的发言。毛主席在北大图书馆当办事员时,就与我认识了,我当时觉得他对报纸很重视,无论什么报纸他都看,不管是反动的或进步的报纸。嘉兴南湖会议结束后,毛主席曾对我说,你今后要多做实际工作。他对我讲这句话,可能与他当时是搞实际工作并在实际斗争中研究马列主义有关系,也可能是认为我在一大的发言有点夸夸其谈。” 

的确,在一大召开期间,毛泽东大多数时间是充当一个书记员的角色,用耳朵听,用笔记,很少开口说话。其间与其他代表的交流也不算太多,多处于思考问题的状态。毛泽东给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留下的印象,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依然觉得是“很能干的湖南学生”。在1923年中共三大上,毛泽东是当选的五位中央局委员之一,兼任中央局秘书,深得陈独秀赏识。这也是毛泽东第一次在中共党内担任重要职务。紧接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在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不久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1926年11月,他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在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并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随后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毛泽东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出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其间,他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主持召开了古田会议,确立了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建军原则,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名文章。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8月,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

从1930年底起,毛泽东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但是,在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领导集团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毛泽东被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导致红一方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泽东被选为主席。1933年1月,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其间,毛泽东被李德、博古等人排斥于中央领导决策中心,被迫靠边站,陷入人生的低谷,但他依然不忘初心,努力为党工作。

1934年10月,毛泽东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遵义会议,毛泽东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重新进入党的最高领导决策核心,与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小组,负责指挥中央红军的军事行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12月,毛泽东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此后,毛泽东在党的创建、创新理论上不断获得重大成果。1936年写作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7年写作了《实践论》和《矛盾论》。1938年10 月,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发表《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和《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1942年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1943年3月20 日,在延安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并担任新设立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主席,真正成为党的领袖。5月,毛泽东领导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1945年,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毛泽东思想在这次大会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从七届一中全会起至1976年9月9日逝世,毛泽东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在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转战陕北,抵达西柏坡,开展土地改革,指挥人民解放军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作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和人类的伟人,毛泽东和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和世界作出的贡献,已经写进了人类的历史,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和影响,并被时间和历史所铭记。

再来看看董必武。

俗话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比毛泽东长7岁的董必武,作为一名清末秀才,坚定初心跟党走,历经十年征程,成就了革命伟业。

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董必武,担任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执行委员。北伐战争时期,董必武以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湖北省党部和湖北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身份,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当局以重金悬赏通缉董必武。同年12 月,他秘密前往日本,与林伯渠、刘伯垂会合。1928 年,经海参崴到莫斯科,成为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生,与徐特立、吴玉章、林伯渠、何叔衡、叶剑英成为同学。此后转入列宁学院学习。1932年3月,董必武离开苏联,秘密回国,抵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先后担任红军大学上级干部队政委、中央党校校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执行委员兼最高法院院长等职。1934年10月,董必武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延安,董必武出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增补为中央委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抗日战争时期,董必武作为中共代表团的成员和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协助周恩来同国民党当局的谈判,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

1945年4月,董必武代表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军民,参加中国代表团,出席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成立大会(制宪会议),并向旅美侨胞和国际人士介绍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解放区各方面的成绩,扩大了中国人民革命的影响。

国共谈判破裂后,1947年春,董必武率领中共代表团驻南京、上海办事处的同志撤返延安。随后前往华北,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常委和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1948年8月,他主持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当选华北人民政府主席。接着,他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主持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担任中共第六届至第十届中央委员,从七届一中全会起担任历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早在1946年,中共中央在祝贺董必武六十大寿的贺词中这么写道:“你过去的革命贯穿了辛亥、五四、北伐、内战一直到抗战的各个阶段,为中华民族解放写下了光荣的史迹。”这可谓对这位革命老人一辈子不忘初心、探求真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生动写照。



王尽美、何叔衡、邓恩铭、陈潭秋

——舍生取义、壮烈牺牲;英勇献身,视死如归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是革命就有流血,就有牺牲。在中共一大代表中,同样也有英勇献身、视死如归的英雄,比如王尽美、何叔衡、邓恩铭和陈潭秋四位代表。


贫富阶级见疆场,尽美尽善唯解放。

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


这首《肇在造化——赠友人》的诗歌,是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在一大召开期间写下的,有研究者认为其写作时间正是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开幕之日。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他将自己的名字由王烬梅改为王尽美,意为为创造尽善尽美的国家而奋斗。

中共一大后,王尽美担任山东省委书记。1922年1月,王尽美作为中共代表之一,参加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出席中共二大,并在会后出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部副主任,与主任罗章龙一起,先后领导了京奉铁路、山海关钢铁厂、秦皇岛码头、开滦煤矿工人的罢工,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组织者。王尽美多才多艺,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口才又好,成为工人们喜欢的明星式的领导者。1923年2月,王尽美在山海关被捕,经工人们集体示威营救而获释。1924年,26岁的王尽美患上肺病,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8月19日在青岛英年早逝。留下的两个儿子分别为8岁和4岁,在王尽美祖母和妻子相继去世后,由他的母亲含辛茹苦地养大成人。这位贫寒而伟大的母亲历经风雨,在墙缝中保留下儿子王尽美的唯一照片,使得今天的人们得以目睹这位先烈的英姿。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视察青岛时,曾说:“你们山东有个王尽美,是党的一大代表之一,是个好同志。听说他母亲现在还活着,要好好养起来。”


王尽美

邓恩铭

何叔衡

陈潭秋


生于1876年的何叔衡,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也是一位清末秀才。一大还没有结束,何叔衡就提前返回湖南。在长沙,他与毛泽东一起组建湖南党组织,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监察委员。1927 年马日事变后,他到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何叔衡当了几十年的教书先生,爱穿长衫,参加共产党后从外貌看仍是一副旧式学究模样,有人说他老而笨。深入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全然没有旧学者的迂腐气息,不仅精明而且办事热忱。毛泽东称赞说:“何胡子是一条牛,是一堆感情。”  

1928年6月,何叔衡赴苏联出席中共六大,9月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编在特别班学习。徐特立曾说:“在莫斯科,我们几个年老同志,政治上是跟叔衡同志走的。”1930年7月回国后,何叔衡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组织营救被捕同志,将暴露身份的同志转往苏区。1931年11月,他奉命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出任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毛泽东赞曰:“叔翁办事,可当大局。”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没有参加长征。1935 年2月24 日,在长汀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59岁。诗人萧三评价他是“做事不辞牛负重,感情一堆烈火燃”“铁骨铮铮壮烈死,高风亮节万年青”。


读书济世闻鸡舞,革命决心放胆尝。

为国牺牲殇是福,在山樗栎寿嫌长。


和王尽美一样,来自山东济南的另一位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也是一位诗人。他在参加中共一大后写下上面这首诗歌明志。

邓恩铭出生于贵州荔波县一个贫苦的水族家庭,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1922 年 1 月,邓恩铭和王尽美一起赴莫斯科参加了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1922年6月,从苏联回国后,他在山东致力于党组织的发展和工人运动。他的叔父发现他参加了革命,既惊又怕,极力阻挠,要他安分守己,求取功名。为此,父母在家乡特意给他定了亲,催逼他回家结婚,想以此拖住他。但他在给父母的信中说:“儿主张既定,决不更改。” 

1922年7月,在上海出席中共二大后,邓恩铭赴青岛创建党组织,任支部书记。1924年春,中共青岛支部改为中共青岛市地方执行委员会,邓恩铭任书记。他身着短裤短褂,化装成工人,深入工厂车间、铁路车站和职工家庭,启发工人觉悟,建立工会组织,先后成功领导了胶济铁路、青岛纱厂工人大罢工。

1925年8月,邓恩铭被任命为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925年11月,他不幸被捕入狱,遭残酷折磨。后因患肺结核,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得以保外就医。1926年6月,他再次秘密回到青岛,担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主持市委工作。1927年4月,邓恩铭赴武汉出席中共五大。其间,他到毛泽东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介绍山东工运、农运情况。

大革命失败后,邓恩铭辗转于青岛和济南之间,领导党组织开展斗争。1928年末,因叛徒王复元(王全)出卖,邓恩铭被捕。在狱中,邓恩铭英勇斗争,并组织领导了两次越狱,自己均因受刑过重、体弱多病,再次被捕后打入死牢。

1931年4月5日,邓恩铭与刘谦初、吴丽实等22位共产党员一起被国民党山东当局枪杀于济南纬八路刑场,牺牲时年仅30岁。狱中,他在给母亲的最后一封家书中写下诗歌《诀别》:


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

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1945年6月9日,在中共七大上,选举产生了44名中央委员,按选票多少排序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林伯渠、林彪、董必武、陈云、徐向前、关向应、陈潭秋……其实,排名第十一位的陈潭秋,不仅没有出席中共七大,而且两年前就已经壮烈牺牲。只是因为消息阻塞,中共中央并不知情,所以与会代表们把他选为中央委员。

1921年7月,陈潭秋同董必武一起参加中共一大后,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到湖北女子师范发动学生反对封建式的管教,主张剪发、读新书。在这里,他与女师学生骨干徐全直相爱,成为夫妻。1923年,陈潭秋参与组织了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事后遭通缉,转赴安源从事职工教育。1924年秋,他潜回武汉,组建中共武汉地委并担任领导。1927年7月,因身份暴露,陈潭秋转赴江西任省委书记,秘密配合南昌起义。翌年他调任顺直省委(北方局)任组织部长,后曾到中央组织部协助周恩来工作。1930年,又调任满洲省委书记,在哈尔滨布置工作时被捕,坚不吐实,在关押两年后获释。出狱后,他回到上海,并于1933年转移到中央苏区。妻子徐全直因分娩未能同行,不久被捕,就义于南京雨花台。

抵达苏区后,陈潭秋先后担任福建省委书记、中央临时政府粮食人民委员(部长)。1934 年10月红军长征后,他留下来任中央分局委员,翌年初率一部突围到闽西,途中作战负伤,赴上海治疗。1935年8月,转赴苏联,入列宁学院学习,并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其间,他撰写了《中共第一次大会的回忆》,成为研究中共一大的重要史料。

1939年夏,从莫斯科回延安途中,陈潭秋奉命在新疆接替邓发出任中共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办事处负责人,化名徐杰。这年秋天,陈潭秋在主持新兵营的野营训练时,与王韵雪相识。1942年2月,陈潭秋与王韵雪结婚。9月17日,新疆军阀盛世才以“请客”为名将陈潭秋、毛泽民等五人软禁起来。1943年2月7日,盛世才又捏造“共党阴谋暴动”的罪名将陈潭秋投入监狱,威逼利诱,受尽酷刑。敌人引诱其在“脱党声明”上签字,遭到严词拒绝,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9月27日深夜,陈潭秋与毛泽民、林基路等共产党员被盛世才秘密杀害,年仅47岁。陈潭秋遇害之时,他与王韵雪的儿子才出生两个多月。陈潭秋给他起了个小名,叫“纤纤”(陈楚三)。1944年冬,直到多名家属和二十几个共产党人的孩子也被投入监狱时,王韵雪才知道心爱的丈夫一年前已经牺牲……



烟雨红船鉴古今,大浪淘沙见初心


浪底见真金。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哲言不仅仅是哲言。

《红船启航》,丁晓平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年7月版。.jpg

《红船启航》,丁晓平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年7月版


(本刊从今年第1期开始连载的著名作家丁晓平创作的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系列作品,被中宣部列入“2021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以《红船启航》为名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一面镜子,不仅知生死、明荣辱、见得失,而且也照出了忠诚与背叛、勇敢与懦弱、坚守与自弃。

习近平总书记说:“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烟雨红船鉴古今,大浪淘沙见初心。

百年沧桑写就百年巨变,百年苦难铸就百年辉煌。 

不忘初心,我们的初心穿越了百年,没有改变,涛声依旧。 

牢记使命,我们的使命担承了百年,依然在肩,重于泰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铿锵誓言!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强音!

穿越百年,初心最美丽。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写就的红船精神,写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记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是珍贵而又丰富的历史遗产。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在新时代,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发扬红船精神,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