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通讯老兵李德立

1.jpg

李德立84岁时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


2020年国庆节后,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北路特钢社区一位名叫李德立的老人,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引起社区居民的注意:“哦,原来他是抗美援朝老兵!”“原来最可爱的人就在我们身旁!”——大家纷纷投去敬仰的目光。李老时年85岁,是一名老共产党员,更是为数不多仍然健在的抗美援朝通讯兵。为人低调,从不炫耀自己光荣的历史,除去岁月的浮尘,李德立像一颗明星闪耀在社区居民的心头。


矿石变为钢铁的历练

李德立出生在北京市西城区,1951年6月抗美援朝烽火燃起将近一年,全国掀起了保家卫国支援前线的热潮,年方16岁的李德力怀着一腔报国热情,瞒着父母报名参军。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李德立营养不良身体瘦弱,没有被批准,倔强的他第二天又去报名,终于打动招兵人员,接收了他,从而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6006部队一名战士。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成立不久的解放军坦克部队即奔赴朝鲜投入战斗。坦克部队作为快速移动部队,通讯更是不可缺少的战斗配置,作为坦克战场的急需兵源,李德立入伍不久就被选拔出来,送到华北军区通讯学校培训,开启了通讯兵的生涯。李德立在培训学校经过严苛的训练,实现了由普通百姓到合格军人的蜕变。

培训工作急如星火,甚至中午吃饭都压缩在十分钟以内。一次李德立带枪到食堂吃饭,急急忙忙的竟然把枪遗忘在饭堂。李德立当时想,自己无论出操还是课堂学习,都表现优秀,枪也没丢找回来就是了,应该不是什么大事情。没有想到教导员严厉地说:如果发生了战斗,你作为一名军人没有枪,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枪是战士的生命,作为军人要时刻准备投入战斗,枪不能离身!这件事情后,李德立情绪受到影响,变得沉默了。教导员又亲切地找他谈话:作为一名军人,要善于拿起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纠正自己的错误,促使自己健康成长。短短的几句话,温暖了李德立的心,让他铭记了一生,也让他明白了一名普通百姓和一名军人之间的差距,军人的作风必须一丝不苟,从此更严格的要求自己了。


奔赴抗美援朝一线

经过将近一年的培训,1952年11月他们接到了向朝鲜开拔的命令,到了中朝边境丹东,李德立深切感受到战争的气氛:防空警报不时响起,鸭绿江大桥布满轰炸的痕迹,大批部队正在过江或准备过江。作为一名军人,他明白过江意味着什么,可能发生什么,其中包括生命的不测。但是军人报国的情怀,军人一往无前的精神,鼓荡在心中,他没有丝毫的畏惧。过江前,部队进行了战前隐蔽行军的教育,要求行进中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可是配给的碗是铁的,稍一碰硬物就会发出声响,李德立就买了一个小布兜,把它系在腰带,既不会丢,也不会有响声, 小小的一个布兜,显示了处事的细致。

为了躲避敌机的轰炸,李德立所在部队选择了夜间过江,既没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也没有群众热烈的送行场面,为了机动行军更快到达战斗位置,他们选择了乘轻型卡车从鸭绿江大桥过江,并且在车上配备了机枪,用来反击低空扫射的美军飞机。行进中车辆一律不许鸣笛,不许开车灯,一切都在默默地进行。透过星光可以看到路上累累的弹坑,看到被敌机炸毁的车辆残骸,这一切都告诉他:战争就在身边。


挖山洞建设机房

他们昼伏夜出经过艰苦的行军,到了驻扎地:平安南道。平安南道位于朝鲜的西北部,他们到这里后就连驻扎的地方都没有,睡觉都是借用的民房,并且经常有敌机骚扰,如果没有可靠的掩体,一旦敌机炸毁了通讯设施,就像战士丧失了武器,将是巨大的损失。于是部队决定开凿山洞,建设可以抵御敌机轰炸的收发报机房。


2.jpg

刚参军时的李德立

当时的战事非常吃紧,由于新中国刚刚建立,工业十分落后,靠从苏联进口了为数不多的坦克,志愿军在朝鲜的坦克总数,仅为以美国为首“联合国军”坦克数量的十分之一,敌众我寡,通讯保障显得更为重要!为了早一小时甚至是早一分钟挖好山洞,全力投入通讯保障工作,大家都是拼了命干。那时没有什么休息时间,除了吃饭就是抢进度,主要的工具就是大锤和钢钎,一点点凿;大家顾不上劳累,实在困了就地打个盹,手上磨出血泡也不停歇。李德立连续几天没有睡觉,竟然打着锤就迷糊了,一锤打在扶钎子的战友背上,战友哎呦一声,才使李德立猛然惊醒。


艰苦卓绝的通讯工作

不到一个月山洞挖好,志愿军6006部队通讯电台正式开始工作。收发报是军事工作中要求最严格的技能之一,一字之差可能谬之千里,记忆电码是必备的基本功,发报时要求一边看电文,一边在键盘上输电码,在这方面李德立经过艰苦努力,有了大量的储备。通讯工作还要求收发得快、听得清、抄写得准,决不允许有丝毫闪失。李德立虽然学习了收发报技术,但脱离战争实际环境的学习像纸上谈兵,一到战场才知道收报才是更难的事情。第一次上机是观摩台长的收报操作,戴上耳机监听的一刹那,他的头“嗡”的一下子变大了,心脏都快蹦出来!原来李德立听到了许多个电波在耳畔嘶鸣,如同一团乱麻交织在一起,他无法分辨哪个是敌人的信号,哪个才是自己需要接收的信号。这如同在战场上被蒙上了眼睛,分不清敌我,不知如何发力,心中不免焦急万分!在以后的将近两个月时间里,一有时间他就会苦思冥想如何从纷乱的信息中理出线索,找准音源,甚至做梦都是电台的滴答声。终于在台长的指导下,学会了从纷杂的电波中准确找出我军对应电台的信号,从此信号可以经他的手流畅发出,也可以在复杂的信号环境中完成接收,做到了及时、准确的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搭起了空中信号传递的桥梁,可以说那一声声清脆的滴答声,就是李德立射向敌人的子弹,不,比一般意义上的子弹还重要!它传达的是首长的命令和指示,它调动的是千军万马,它报告的是瞬息万变的军情以及及时应对的策略。李德立以这种方式全身心地参加了抗美援朝战斗,承担了比一名普通战士更加重要的责任。

3.jpg

抗美援朝归来的李德立(后排左一)

朝鲜平安南道处于战斗后方,但是由于通讯站属于战斗的重要中枢,因此成为敌机轰炸的主要目标之一。每当敌机来临,防空哨兵都会鸣枪示警;敌机的雷达可以搜索到电台的信号,因此电台会作战术隐蔽暂停发报。尽管如此谨慎,敌机还是找到了电台,投下一颗颗炸弹,由于电台位于山洞里,有厚厚的岩石做掩体,很难炸毁,敌机就在电台周围撒下许多白花花的锡箔,用于阻挡、屏蔽电磁信号,极大影响了收发报工作,这是严重的事件。大家清晰地记得,一次坦克师需要联系一支部队,可是总也联系不上,这事关战斗的成败和战士的生命,坦克师的首长急得火冒三丈,提着驳壳枪来电台督战,使台里的气氛格外紧张,空气似乎都凝固了。那是一种有劲使不出、有劲不知道怎么使的无奈,是一种在十万火急时刻没有完成任务的自责和焦急,李德立呆呆地立在一旁,一句话不敢说。好在台长临危不乱,以他丰富的经验完成任务,化解了难题。这次发现敌机撒下锡箔影响收发报,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敌机刚飞离,电台就组织人员彻底清理锡箔,并且马上研究敌情,分析敌机发现电台的原因。一致认为有可能是地面特务发送信号,引导了敌机的行动,于是电台开始了反侦查、挖敌特的战斗。当又一次敌机飞临的时刻,他们密切观察,果然发现山上有特务发送信号弹,为敌机导航,便冒着被敌机轰炸的危险,四面包抄上去,抓住了特务,清除了隐患。

无线通讯工作中既有隐蔽的固定电台,也有移动的电台,一次前线急需移动电台,他们派出八名通讯兵奔赴了战斗一线,几个月后传来令人悲痛的消息,三名战友牺牲。他们永远的留在了异国朝鲜。这三名战友几年来同李德立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战斗,情同兄弟,却再也不能相见了!每逢想起他们,李德立都会热泪盈眶。

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议签字,10月李德立随部队离开了朝鲜回国,从1952年11月入朝作战到凯旋,总共历时11个月。虽然李德立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但是他兢兢业业完成了任务,履行了一名入朝志愿军应尽的职责。战斗的岁月见证了李德立与战友共担国难的忠心,见证了他挺身而出、临危不惧、恪尽职守的崇高品质!他与135万志愿军一起,向西方列强雄辩证明:在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以霸占中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已经以不可战胜的形象屹立于世界之林!


永远的军人

回国后,李德立成为了部队的业务骨干,他在全师通讯业务比赛中夺得第一名,成为通讯工作的教员。1958年从部队复员到了北京特殊钢厂,从学徒做起成为装卸队长、汽车队长,后任安全员、房管员等,并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几十年来,在工作中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李德立总是带头冲向前,而在福利待遇上从不伸手,甚至一年一身的工作服和皮鞋,只要旧的还能穿,就不领新的。职工给他送礼,他一定会退回去,告诉人家:该办的事情不送礼,自己也会尽力去办。负责住房分配时,他家是老少三代,按条件可以分三居室,可是他硬给自己要了小两居,造成了自家多年的住房困难。李德立从来都公私分明,决不以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一次他的孩子从钢厂废料堆中捡到一副滑冰用的冰刀。这在当时是很平常的事情,许多孩子都从那里捡了冰刀。但是李德立坚持让孩子送回去,并且告诉孩子:以后决不允许从钢厂拿任何东西。李德立的廉洁可以说做到了极致。退休后他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无论社区值班还是搞卫生从不落后,是社区参加公益活动年龄最大的老人之一。几十年来李德立虽然离开了部队,但骨子里还是军人,他以优异的行为展现了军人的素养,展现了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李德立不愧为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多少年来李德立都秉持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从不炫耀光荣的历史,甚至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当年入朝作战做了什么,笔者作为邻居,得知他将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时,提出采访他,经过一番动员,李老答应了。在刚刚完成稿件,并通过他审核之后,李德立老人竟然突然病倒,离开了我们,稿件成了老人最后的绝唱。音容笑貌犹在!今天让我们重温李德立老人的业绩,会永远的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