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本刊特稿

我在故宫修古画

2016年最火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记录了这些修复师的工作,他们隶属于故宫博物院科技部,部门下设钟表室、铜器室、木器室、漆器室、裱画室、摹画室。

我们今天所说的古画修复,就属于裱画室和摹画室两个部门,本刊此次探访故宫的古画修复师,看看这些国宝是如何在他们手里妙手回春的。

从《清明上河图》说起

很多人都知道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故宫第一文物,却不知道民国大师冯忠莲的摹本《清明上河图》是“故宫第二文物”。

纸寿千年,卷寿八百。如今,就连宋朝的一个纸片都很值钱了,那么只此一件的宋代名画就更不用说了,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国宝保真呢?再临摹一张复制品。

“摹一张新画,等于延续八百年”。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今天的摹本放到800年、一千年之后,也是一定意义上的文物了。有人说,现在有了照相机,有了数码喷绘,但就像故宫摹画室郭文林所讲的,“电脑喷绘喷是的是油墨,喷不青山绿水,他的质感和厚度,你弄不出来。还有金属的颜色,勾金描银,你也弄不出来”。

这就是手工摹本的重要性。那么,是不是任何一个画家都能临摹呢?答案是否定的。画家画一幅画,强调的是创造性思维,而临摹一幅古画,需要“个性都收回来,完全按古画走”,即便古人那一笔是败笔,你也要跟着败下去。

这就是这个行业的特殊之处。

这个复制品,有个名字叫“下真迹一等”,比真迹差一些。故宫文物有两个系列,故宫原存的,叫故字号;新收进来的,叫新字号。还有专门一个复字号,就是复制品。

除了《清明上河图》,《游春图》《听琴图》《韩熙载夜宴图》也都有现代摹本的。

对古画进行临摹,做得最好的就是宋朝,宋徽宗本身就是一个临摹大家,很多珍本只有一件,没有印刷品,就临摹,宋徽宗亲自临摹送给大臣,这叫官摹。现在留下来很多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都是宋摹本,包括现在《兰亭序》八个版本,都是当年的临摹品,原件据说被唐玄宗带到墓里去了。

我们今天的采访对象就是故宫科技部摹画室的画家,也是故宫传统摹画第三代传人巨建伟,他的师父是郭文林,郭文林的师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冯忠莲。

1962年,荣宝斋的陈林斋和冯忠莲奉命来故宫临《清明上河图》, 按照规定,故宫的文物不能出宫,两人只能隔着玻璃用放大镜看,再根据照相机拍的黑白照片构图,再对照原件和照片,一点一点进入临摹。这样临了四年多。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故宫的人都被下放到湖北农村种地,临摹工作不得不中断。直到1976年,才再次启动《清明上河图》的临摹,此时的冯忠莲已年近花甲,而中断10年,以前临摹的部分绢素、色彩都发生了变化,中间的衔接出现问题。冯先生凭着她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硬是使摹本前后一致,丝毫看不出间断已久的痕迹。

1980年,《清明上河图》临摹终于完成。从1962年到1980年,前后跨越了18年,成为近代故宫摹画史上的一个传奇。

裱画与摹画通力合作

事实上,故宫这一套书画修复技艺,都是早在宋代就已成熟的技艺。

如果没有一代代修复师的精工巧匠,那么,一千多年的《游春图》、800多年的《清明上河图》根本流传不到现在,现代人根本无缘一见。

然而“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如果遇不到好的修复师,宁可不修,可想一个好的修复师是多么难得。1953年,大鉴定家张珩、徐邦达、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到上海,约请装裱界梅兰芳之称的杨文斌、古书画修复大师张耀先、张兴顺、孙承枝等几个前来故宫,这些人成为故宫书画修复技艺的第一代。

解放后,故宫博物院开始着手抢修最珍贵的文物。

1973年,院里启动《清明上河图》的修复工作,主修杨文斌。上一次修复《清明上河图》,还是在明代。如今画作已是布满灰尘,伤痕累累。这时的杨文斌已经60多岁,患有哮喘,手颤。徒弟徐建华回忆,整个修复过程,印象最深的,就是杨师傅的样子:“连着好几天都吃不下饭,烟一根接一根地抽。”从1973年开始,杨文斌一直修复这幅名画,其间累倒一段时间,直到1974年,才把《清明上河图》修复完成。

这些人最大的贡献不光是修复了这些国宝,更重要的是带出了十几名徒弟,从那时候起,博物院开始有了书画修复技艺传承的脉络。

如今,这些大师的徒弟也带出来自己的徒弟,书画修复的技艺已经传到了第三代。

未命名-1.png

古书画的修复步骤很多,最核心的有四个:洗、揭、补、全。

洗——字画如没有特别糟,可以直接上排笔清洗,用干净毛巾吸走脏水,反复操作。

揭——这一步至关重要,先揭褙纸,褙纸后面是命纸,命纸紧挨画芯,关乎书画性命。揭命纸时,稍有不慎就会揭掉画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补——揭下命纸后,拿一张新的命纸托住画芯,画芯缺失处要补,断裂处贴折条。纸本和绢本的补法不同。纸本为隐补。绢本是先补后托。

全——包括全色和接笔。全色就是要跟原来的颜色找齐,不露痕迹。接笔是把画意缺失的部分接续下来。接笔必须摹画室来做,这个需要有摹古画的基础,因为这两个部门需要通力合作。

修复的本质是传承

巨建伟毕业于清华美术学院,2011年来到故宫,由郭文林老师带着临摹古画。

他来到故宫头一年,都在练习一个事,就是勾线,临摹古画要求高精度高准度,一模一样。美术院校的标准画中国画没问题,但拿到这边来是远远不够的。

巨建伟第一次为古画接笔,是在来故宫三年之后。他说“临摹是用自己的能力、方法去达到那个标准,而接笔是直接跟标准碰撞,直接进入角色。”接过的古画中,最喜欢的是《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里面有两个皇子,面部只剩下一半,比如有的就剩下一只眼,那边就得画出来。要通过现有的一些信息,把另外损失的信息补上去,因为留下的信息量不多,而且面部接笔比花花草草更难。

因为是学创作出身,接笔中,它缺的是什么,原作者是在什么状态下,什么审美思路去创作,这方面就会敏感一些。


除了为古画接笔,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临摹。

2015年,他接到一幅《罗汉图》的临摹工作,之后马上就做文物修复成果展,做了一年左右,真正在摹有七八个月左右,从来故宫至今五六年了,也只临过几件,节奏是非常慢的。

照相一分钟可以照60张,喷绘可以喷无数张,但是临摹一年也许可是一张,但是这就是传承,临摹重要是的掌握古法,掌握这种传承的责任。

一幅古画,修复完了,也接完笔了,最后还有一步,盖章。这也是摹画的一部分,摹印章。如果摹画已是冷门,那么摹印章该是冷门中的冷门,整个故宫只有一个摹章的人。

沈伟,1983年从鼓楼文物职业班毕业之后,来到故宫。他的师父是刘玉,而师父的师父是北方篆刻泰斗金禹民。摹章是一个师父带一个徒弟,到沈伟这一代是三代单传。

摹章虽然工作量不大,但非常关键,用沈伟的话说“人家两年、三年画出来的画,我们盖章就十分钟,不能出错”。盖错了没法修,印章是红的,擦不掉,所以一辈子不能出错。故宫的书画,基本上就是皇帝用章,老先生都刻过。刻完了收起来,就是资料了。前辈复制过了我们就可以用现成的,没有的印章,才重新刻。

沈伟摹过的章,最让他难忘的就是泰山刻石拓碑。它特殊在于,章有时候盖一半,画芯盖一半,裱的地方盖一半,那是比较难的。

从1983年到现在30多年了,他临了几百方印章。“过去是给原画拍照,然后照片上再勾稿、再对照。现在方便多了,都是电脑扫描。但是技术再先进,有些工作还是代替不了人工”。摹章的技艺还要传下去,如今他50多岁了,赶紧要培养一个徒弟了。摹章除了刻章,有很多秘密的技巧,可能就跟窗户纸一样,你也说不明白,全在手上了,你会了,这层窗户纸才算捅破了。